翻页   夜间
洛尘小说网 > 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 第233章 抵达京都,有点神秘的访客
 
按王副院长事先交代,到1月19号的上午八点。

陈钧就提前组织,这次陆院所有参赛的队员,全部到东大门处集合。

他们要代表学院出发去京都了。

得到消息又没啥事的学员,有不少人都随着人潮涌到东大门周围,满脸写着羡慕的盯着从远处走过来的陈钧。

毕竟是代表队啊。

军校四年生涯,有多少人可以拥有这种机会?

大门外面。

已经停着一辆蓝色的大巴车,是陆院后勤部门,专门给这次上京都的代表队准备的。

似乎陆院后勤挺喜欢租这种车。

因为在陈钧印象中,两年前去京都参加总政的考试,学生会前会长,楚鸿飞他们就坐的这种车。

不过这事吧,也没啥可挑剔的。

西京距离京都,路程差不多一千一百多公里。

这么远的距离,学院要是不管,那他们参赛的队伍就只能坐火车去。

现在总归是方便多了不是。

“陈钧加油啊,到了京都把其他代表队都挑翻,冠军就是咱们的了。”

“对,干翻他们。”

“陈会长加把劲啊,我们都等着好消息呢。”

当陈钧拉着行李箱,一路纵队带上其余九名队员,要离开学院时。

聚集在附近的人群,有人大声的鼓励。

陈钧闻言,他只是笑着抬手挥了挥,并没有做出回应。

这京都还没去呢,具体到那会碰到什么对手,陈钧自己也不知道。

现在就说挑翻所有人,多少还是有点不大合适。

大巴车旁。

副院长王占廷以及学院五六名导师,比他们来的还要早。

此时就在旁边等着。

和远处聚集的学员打过招呼后,陈钧快速带队来到王占廷跟前立正,敬礼。

“报告副院长同志,代表队应到十人,实到十人,已经全都到齐。”

“好。”

王占廷回礼,随即目光扫了下同样提着箱子,立正列队的赵锋,梁魁,温启明几人。

他踱步走到队列跟前,帮助其中两人整理了下身上的军装后。

这才退后几步,震声道:“同志们,闻令而动练为战,只争朝夕踏征程。”

“人生能有几回搏!!!”

“这次去京都我不给你们太大的压力,只要求一点,眼睛里面要给我坚定方向,脑海中永远有任务,脚底下永远有力量,肩膀上要永远有责任。”

“尽力做到你们的极限,不要错失这次大赛提供的平台。”

“我们去往京都,就是要和那些强队比一比高低。”

“同志们,有没有信心挫败即将面临的对手?”

“有!有!!有!!!”

一声高过一声的回应,彰显了这次代表队的决心。

“好,登车。”

王占廷大手一挥,安排解散。

陈钧站在旁边立正身躯高声道:“全体都有,向左转,带上行李,出发。”

踏踏踏.

尽管代表队人数的确不多,至少比起远处聚堆凑热闹的几百名学员来说。

陈钧他们这十人,着实显得有些寒酸了都。

但每个人那种参战的气势可不低啊。

被副院长给刺激了几句,这会都恨不得立刻冲到赛场。

跟其他队伍真刀真枪的干一架。

除了他们参赛的队伍之外,站在副院长旁边那六名导师,也是要跟着去京都的。

其中就有杨帆的表姑父苏冠峰。

这些导师,在名义上算是带队过去的人。

但事实上,压根就不是那么回事。

导师带队的能力,说句不好听的,别说不如陈钧了,恐怕连何京都不如。

学院的导师让他们搞搞研究,教教学生那没毛病。

专业对口,基础都扎实的很。

就是没有啥带兵的经验。

所以临出发前,王占廷又拉着陈钧叮嘱了几句。

总结下来就三点。

第一,去了京都的赛场代表的就不是自己了,而是代表着整个陆院。

竞赛期间各方面都要注意,各军事学院之间的竞争不止是体现在赛事上。

还体现在其他细节方面,总之就是严格约束,要遵守纪律之类的。

第二,特意交代陈钧要多开导其他队员不要受外界的影响,不管这次大赛安排的规模有多大,场面有多热闹,规定有多严格。

那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以大赛为准,就跟在陆院多媒体教室一样,别紧张。

第三,有机会就多表现,不要藏拙,有机会就把握,有平台或者采访该上就上。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上面也需要通过一些赛事,了解军事学院的平均水准。

当然了。

人家副院长,肯定不会把话说的这么直白,王占廷只是用几句话概括一下。

是陈钧自己从这些话当中,读出另外的意思。

最让他意外的是,临上车前,王占廷又刻意的提起了,前两天说起的那位总参首长。

听副院长那意思,对方在后续又安排人往学院打过两次电话,询问这边的情况。

这次去京都,很可能会遇到这位总参的首长。

但更多的,副院长就没多交代了,可能他也不知道吧。

陈钧微微沉吟了下,告别副院长后。

他这才提着自己的行李箱,塞进大巴车侧边的储物仓中。

挥手又告别远处聚堆的学员,随即快步跑到车厢里面坐着。

大巴车启动。

可能这趟去京都,有多名导师在车里坐着的缘故。

整得何京他们几个平时喜欢闲聊的人,都默契的坐直身体,不吭声。

杨帆表现的最夸张,这孩子因为他表姑父在,好像是生怕给亲戚丢人似的,身体紧紧抵住大巴车座椅。

全程仰着头,那姿势都能跟阅兵的仪仗队拼一拼高下了。

一个坐姿,硬是坚持着从陆院东大门出发,大巴车都跑到青银高速公路上的时候。

他才放松了一些。

也许是发现前排座位上,那几名导师都休息了。

老杨才悄摸着伸脑袋,扫了眼陈钧的位置后,撒腿弓着腰挪过来,坐在陈钧身边。

“你怎么整得偷偷摸摸的?”

陈钧此时,正用手拄着脑袋,看车窗外的田野呢,注意到杨帆坐过来,他随口问了一声。

“不是啊班副,我总觉得跟我姑父一起去京都,这浑身都不自在。”

杨帆苦笑了一声。

继续道:“没去的时候吧,感觉终于能在亲戚面前表现表现了,可真要上京都,我这心里又没底。”

“别担心,这不是有我呢,”陈钧闻言,他收回目光,转头对着杨帆笑了笑。

这种事怎么说呢。

陈钧自从读陆院开始,这将近三年的时间里,班里最活泼的就是杨帆。

每次整内务,杨帆也会挑最难做的工作,比如去公共卫生间打扫,他都是最积极。

平时也喜欢跟何京,梁魁这两個人呛着来。

但陈钧从这些细节上,很早之前就发现。

从小在亲戚家寄宿的孩子,哪怕是长大了,那种自卑的心理都挥之不去。

还多少带点讨好型人格,每次抢着主动去刷卫生间就是例子。

正常人家长大的孩子,谁抢这活啊。

至于跟何京对呛,一开始纯属是想让人家关注到他。

不过还好,杨帆性格并不孤僻,平时也看不出来啥不对劲。

这跟亲戚坐到一辆车上后,那种忐忑想要表现的心理,就像一下子爆开了。

整得他坐卧不安,压都压不住。

“你别紧张,这次导师去京都,是和其他学院进行交流,跟咱们是同行不同任务。”

“你该干啥就干啥。”陈钧宽慰了几句,随即抬头扫了一眼苏冠峰坐的位置。

发现那几个导师的确是没啥动静了。

陈钧干脆起身推搡着杨帆,带他坐到车厢的最后面,也就是距离导师最远的位置。

而后继续转头看着车窗外的景色。

这个时候的景色,其实并不美,毕竟是冬天,到处都是光秃秃的,除了偶尔出现成片成片的麦田会绿油油之外。

别的没啥可看。

但眼下这种情况,陈钧也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知道杨帆的情况,也知道对方那种矛盾心理的来源。

可他又不是医生,更不是心理学专家,所能做的只是让杨帆离的远点,心里可以放松一些。

要不然,一路上动不动就挺着腰板坐。

就算人能受得了,那两侧的腰子都不一定能受得了。

陈钧和杨帆两人换座位,只是途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没有人刻意的去关注他们。

。。。。。。。。。。。

大巴车速度并不快,西京距离京都一千多公里,上午八点多出发。

等他们顺利抵达京都育慧里4号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车辆停稳。

陈钧先是从座位上起身,转头弓身扫了一圈车窗外的建筑,发现他们像是在一座广场上。

就连何京这个本地人,都伸着脑袋好奇的观看所处的位置。

连他都不认识。

陈钧索性也不瞅了,反正瞅也白搭又不认识,干脆抬手拍了拍低声道:“同志们,到地方了。”

“检查你们的随身物品,准备下车,注意列队纪律。”

“下去后不要乱跑,等上面的安排。”

伴随着陈钧的提示,坐在最前排的那些导师率先起身,从大巴车上下去。

这导师毕竟是导师啊。

人家过来,是要参加学术方面的交流,不需要带行李啥的,这边都会安排。

不像陈钧他们,参加大赛还要大包小包的提着。

等苏冠峰他们刚从大巴下去,广场不远处就开过来一辆小型的电车。

电车造型有点酷似景区的那种观光车。

没有车牌。

京都这种地方能出现这种车,陈钧猜测着应该是协会内部专用的车辆。

观光车来了一辆,总共也就六七个座位,显然不是为了接他们这些参赛队的人。

等车停稳,驾驶座上下来一名年轻的小伙,跟几名导师说了几句什么。

随后,苏冠峰,也就是杨帆的那位表姑父,便转身朝着他们这边走来。

陈钧见状,他急忙松开手里的行李箱,朝前迈了几步。

“嗯,那小陈,你们先在这等着。”

苏冠峰说着,还特意抬手指了指身后的电车,补充道:“一会会有人过来接,给你们安排住宿的地方。”

“注意明天的大赛不要耽误就成,晚上也别到处乱跑,伱记得约束点他们。”

“我们就先坐车过去了,还有点事情要办。”

“好的。”陈钧点点头。

他仰头看着同行过来的几名导师,被电车接走。

正准备带人去旁边休息下,等人来接时。

他旁边的何京,突然像是如梦方醒般,咧嘴笑道:“我靠,我认出这是哪里了。”

“这是朝阳区育慧里,我说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呢,小时候好像跟我爸来过这。”

“看过这里的科技展厅。”

“如果我印象没错的话,以前的展厅应给在那个位置。”何京抬手指向左手边。

他神采奕奕的说着,似乎是想等别人夸他两句。

可惜,对于何京这种话题,众人并不是很感兴趣。

毕竟,除了在这种大城市长大的人,小时候可以接触科技馆这东西。

其他参赛队的大多数学员,都只是在书本中看到过。

现实中没见过,就很难引起共鸣啊。

梁魁更是神情唏嘘的看着周围,他忍不住笑道:“原来科技馆就是在这种地方啊。”

“我记得读书的时候经常看到书上说啥夏令营,还有少年宫啥玩意的。”

“我到现在都没整明白啥是少年宫。”

“魁哥,快别说了,你好歹还能记住少年宫。”杨帆撇着嘴,他松开手里的行李箱,掰着手指头数道:“少年宫我小时候都不敢想。”

“记得那时候最想去水上乐园,到现在都没实现,想要一个毛绒小熊,快十年了也没得到,还有燕麦糖,洞洞鞋,蜡笔,奇趣蛋。”

“这些玩意我小时候都想要,一样也没弄到,你还想去少年宫呢。”

坐了一整天车,期间没啥人开口,这导师刚一走,几人就聊嗨了。

陈钧站在一旁听了会,笑道:“行了行了,学院安排咱们过来是参加大赛的,可不是比惨的。”

“少年宫我也没见过,但那都是七八十年代的东西,九十年代就已经很少了。”

“咱们也别讨论这个了。”

“走,过去那边等着人来接咱们吧。”陈钧率先带人走向广场比较偏点的地方。

毕竟这大晚上的,他们都穿着军装,站在显眼的地方也不合适。

刚刚才认出这是哪里的何京,听室友提起少年宫,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吭声。

其实他想说看少年宫还不容易?

他们现在就在京都,而京都的少年宫是最有名的,皇家宫殿都是少年宫的教室。

只可惜他们来晚了,京都的少年宫在前两年已经从寿皇殿建筑群迁走,如今再想看,怕是没啥办法了。

几人闲聊着等了大概有五六分钟吧。

广场另一侧,快步走过来一名年约四十多岁,胸前还带着工作牌的中年女子。

她来到众人跟前,先是抬头打量了一眼,才笑着询问道:“你们好,请问是西京陆军边防学院的同学嘛?”

“对,您是?”

听到询问,陈钧主动上前回应道。

“哈哈,不好意思啊同学们,刚才有点事耽搁,来晚了。”

中年女子将自己的工作证取下来,递给陈钧,道:“我是京都科学技术协会,图像图形学会工作员林君雅。”

“我负责给同学们安排住处,跟我过来吧。”

“刚才有些事情耽搁了。”

“那麻烦林老师了。”陈钧扫了一眼对方的工作证,并没有伸手去接。

这又不是军事基地,更不是他们的陆院,到了人家的地方,还犯不着检查人家的证件吧?

“不麻烦,走吧同学们,兵棋推演大赛明天才正式开始。”

“今晚你们都住在协会的招待所,到时候会有人通知你们。”

自称林君雅的女子,走在前方带着陈钧他们,从广场的一侧绕了有几分钟的样子。

随后将他们带到一处有些类似宾馆的地方,应该就是他们协会的招待所了。

陈钧还好说,毕竟阅历比较深,哪怕这次大赛安排的地方跟以往不同,也没感觉有啥奇怪的。

可杨帆,梁魁,温启明他们就不一样了。

这帮家伙都是读完高中就去陆院,几乎没怎么外出跑过,认知都比较单一。

猛的离开学院那种环境,看外界的东西,什么都是新鲜的。

京都科技协会不愧是名声在外,他们安排的招待所,环境可不是部队里面,或者是学院里面的上下铺。

都是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大床房。

两人一间,陈钧他们十个人占了五间房,比起陆院八人一间,环境已经好的多了。

林君雅将人带到招待所三楼,她抬手指着楼梯拐角左侧的方向说道:“同学们,你们自己挑选住的地方吧。”

“选好后安排一个人到一楼做下登记,不用详细登记你们的房间号,只需要把学院对应的哪几个房间登记了就行。”

“晚饭的话,十一点之前咱们招待所都有饭菜,都是免费,可以去后面食堂吃。”

“再见了同学们,我还要去接其他学院过来的同学,你们先收拾吧。”

“谢谢林老师!!”

陈钧几人赶忙回应了一声,随即拉着行李各自挑选房间。

就在陈钧他们这边刚刚抵达招待所,住处都还没规整好呢。

招待所一楼入口处,一名三十多岁的中校军官,大步走进大厅。

他进来时,恰好迎面碰到林君雅下楼准备出去。

两人显然是认识。

军官抬手指了指头上,询问道:“西京陆院的人都来了嘛?”

“嗯,来了,在三楼,刚安排住宿。”

“好,谢谢了。”

得到消息的中校军官点点头,随后迈开大步,朝着三楼走去。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